薪火相传向未来 ——写在中国辗钢车轮诞生60周年之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灿若星辰。

  1964年7月29日23时10分,浑厚有力的金属锻压声打破夜的寂静,新中国第一件辗钢整体车轮在马钢车轮轮箍厂诞生了!由此,中国彻底告别火车车轮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在马钢乃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0年来,这个闪耀光芒的时刻,如灯塔照亮着一代代马钢车轮人前进的方向。

  2024年7月24日,整列装用马钢高速车轮的G6410次复兴号长编组动车组率先完成安全载客运行60万公里,为中国辗钢车轮诞生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从结束“洋轮、洋箍”历史的“争气轮”,到助力“复兴号”跑出“中国速度”;从“低声细语”的低噪音弹性车轮,到“负重前行”的大功率机车车轮、重载车轮;从新中国第一个车轮轮箍厂,到构建完整轨道交通轮轴产业链;从走出国门跑向世界,到转型升级加速实现“全球领跑”……

  雄关漫道真如铁,马钢车轮永向前。

  初心如磐  苦练内功不停步

  小小的车轮,承载着国民经济大动脉。

  建国初期,我国火车车轮全部依赖进口。上世纪60年代初外国突然停止对我国供应,进口渠道中断。没有车轮,火车就‘没鞋穿’,怎么实现工业化?1961年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拍板决定在马鞍山建设我国第一家车轮轮箍厂。

  “祖国号令一声下,打起背包就出发。”此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面对艰苦的施工环境,建设者们豪迈地喊出:“我们就是来吃苦的,来克服困难的。”

  经过国家冶金部、铁道部等8个部门,江苏、上海、安徽等21个省市通力协作,全国7家设计院、162家机电制造厂、8家施工单位共2万多人的协同会战,一条全部由我国科技人员自主设计、制造及施工的火车车轮轮箍生产线快速建成,并于1963年和1964年先后成功轧制出新中国第一件国产轮箍和辗钢整体车轮,彻底解决了火车无鞋可穿的“卡脖子”难题。车轮轮箍厂的建成,同大庆油田投产、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和原子弹爆炸一起,成为1964年我国工业和国防战线的四大成就而载入史册。马钢车轮从此疾速驶向大江南北,赢得了“争气轮”的美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马钢人始终带着责任、胸怀感恩,与中国铁路事业同命运、共发展。中国铁路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客运从不足60公里时速经历六次大提速到享誉世界的高速列车,从货运的不足千吨到单列3万吨世界纪录,马钢车轮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坚守“国之大者”,打造“国之重器”,坚持自我更新和全面变革,以舍我其谁的信念和担当义务反顾地托起时代的列车。

  为了满足铁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60年来,马钢坚持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一部车轮发展史凝结着马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上世纪90年代,马钢先后投入数十亿元从炼钢、轧制、加工、热处理和检测整条生产线对马钢车轮系统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不仅建成了专业化车轮生产线,而且通过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使马钢车轮实现了技术装备升级和产品档次提升的成功对接。

  进入新世纪以来,马钢引进和运用国内外成熟的设备制造技术和工艺,全面完成了车轮制造装备技术改造,使生产线的装备水平和设备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从炼钢的原料准备阶段,就始终把提升钢坯质量,降低夹杂物尺寸和含量,提升成分均匀性,降低有害元素的含量作为“硬杠杠”。从水压机+卧式车轮轧机,到全引进生产线,到自主集成智慧化车轮生产线;从全手工加工,到机械仿形机床,到智慧化全数控加工中心;以及热处理工艺、设备的数次转型升级,到智能化热处理的引领。马钢车轮实现了单一品种的客货车轮,到覆盖全球的全流程、全谱系高端产品的迈进,精品轮轴驰骋海内外,成为世界最大的专业化轮轴生产、研发制造基地之一。

  站在老一辈车轮人的肩膀上,怀着希冀和虔诚,马钢车轮人用汗水和智慧一次次刷新中国速度,同时也在用精神和勇气改变着自己。

  创新驱动  跑出“中国速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这张“国家名片”越发闪亮。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然而,高速车轮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的尖端产品,此前一度被国外少数企业垄断,且作为战略性核心技术,采取“不申报专利、不发表论文、不接受交流参观”的“三不”高度保密措施。

  一定要再为中国高铁争口气!和数十年前轧制“争气轮”的前辈们一样,新一代车轮人立志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不再受制于人”。

  2008年6月,马钢与铁道部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车轮自主创新合作协议》,启动中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项目。2013年6月,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项目正式启动。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中国铁路自身发展需求和“走出去”战略要求实施的一项铁路重大装备工程。为全面系统掌握高速铁路动车组关键装备的核心技术,2014年,原中国铁路总公司设立重大课题“动车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深化研究——时速350km中国标准动车组轮轴设计研究”,马钢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项目全过程并重点负责车轮开发。

  高速车轮的研发与生产涉及50多项关键技术。马钢人深知,随着时速的提升,车轮研发制造的难度呈指数级增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2008年以来,马钢持续致力高速车轮国产化攻关,进行几十轮工业试验、取得上百项专利,从时速200公里到250公里,从350公里到400公里,马钢车轮越跑越快。2015年,马钢D2车轮装配于“蓝海豚”和“金凤凰”中国标准动车组;2017年1月,顺利通过60万公里装车运用考核,获得国内轮轴制造企业首张CRCC证书。一系列核心技术的掌握,让中国高速车轮有了“纯中国血统”。2023年6月,马钢高速车轮创下单列时速453公里、两列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新纪录,跑出新时代的“中国速度”。

  使命光荣,责任在肩。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次次探索创新,一次次砥砺前行,坚韧不拔、破局解难的扛鼎精神,是马钢车轮屹立60年的精神特质。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今年1月1日7时23分,迎着新年的晨曦,整列装用国产高速车轮的G364次复兴号动车组从武汉站驶出,马钢高速车轮就此进入中国高铁整列装用载客运用阶段,这是进入批量商业化运用阶段前的终极考验。

  “一定要让中国高铁穿上‘马钢跑鞋’!”新时代马钢人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逐梦未来 加速“全球领跑”

   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宝武马钢集团,期许宝武“老大”变“强大”,勉励马钢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马钢车轮人坚守钢铁报国初心,勇担制造强国使命,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向着建设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轮轴产业领军企业的目标加速奔跑。       

       2024年5月11日,马钢交材以24.75亿元的品牌价值、872的品牌强度,首次上榜中国品牌价值机械设备制造领域榜单。       

       曾经的车轮轮箍厂,涅槃蝶变焕新颜,转型为平台化公司,产品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品牌美誉度与日俱增。       

       以高端化引领价值创造。马钢交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设定以高速、重载、城轨、大功率机车车轮为代表的精品化发展战略,建成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同作用,增强创新能力。2020年以来,研发投入均达5%以上。高速车轮国产化逐步推进,2024年,整列装用马钢高速车轮的复兴号开始接受60万公里考验,并批量出口到德国、韩国等国家;大功率机车轮替代进口,国内市占率超过50%;全球首发B型地铁绿色环保车轮在合肥地铁载客运行;世界最大轴重45吨轴重重载车轮实现量产。       

       以智能化赋能产业升级。马钢交材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抓机遇,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研发制造深度融合。构建轮轴智能设计+智慧制造系统,建成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个工信部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建成了行业领先的集中操控中心,机器人、智能管控等现代工业智慧制造技术成功替代人工作业,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数字化平台大幅提升产品设计效率;车轮全生命周期质量信息化管理深入应用,为实现车轮全寿命质量监测、故障预测和指导设计制造优化夯实了基础;能源环保系统上线,实现能源管控与能源精细化管理。       

       以绿色化践行生态优先。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积极响应党中央、中国宝武“双碳”战略,发布全球首张车轮EPD证书,完成行业首例碳信用试点交易。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低碳45吨轴重重载车轮,实现制造全流程降低碳排放20%以上,为国际轮轴行业全生命周期“碳中和产品”实践提供了马钢方案。 以高效化推动做强做优。马钢交材推动管理人员重心下移,组织小团队、利用小切口,协同开展提产增效攻关,真正解决工序“瓶颈”,实现公司制造能力的快速提升。2023年,车轮热轧月产、年产均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同时,强化算账经营,追求极致低成本。连续三年,马钢交材营收、利润实现双增长。       

       以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力。马钢交材坚持以“混”促“改”,以“改”增“效”。2023年5月,交材成功上榜“科改企业”。2023年9月,成功引进8家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150名技术和管理骨干成为“股权激励”对象,实现了“混资本”和股权多元化,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如今的马钢交材,已成为中国宝武首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内唯一一家制造全流程谱系全覆盖的轮轴企业,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辗钢车轮市占率始终保持国内第一、2022年跃居世界第二。目前公司已实现全谱系产品出口海外,出口比例超过40%。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马钢车轮已从中国的“争气轮”成为世界的“领先轮”。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展望未来,马钢交材将坚定不移做长做深做专轮轴产业链,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主营业务,构建以车轮业务为核心,车轴、轮对业务和锻件业务为主要增长极,轮对维修智慧服务和绿色城轨轮轴制造服务为主要增长点的产业格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致力于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轮轴产业领军企业,为打造后劲十足大而强的新马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梦想刻在奋斗的坐标上,马钢车轮正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进发!(来源:马钢日报)